战争史中的食物
来源: 军事里的世界史 2023-07-07 16:24:56 责编: 吕中石

粮草是战争的生命线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组织力都不够发达,发动一场战争前都要先做海量的后勤准备,有时候军队粮食的供应甚至会成为一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秦昭襄王时,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战略决战,最终秦军大胜。当时双方近百万大军在长平僵持了5个多月,秦军使尽浑身解数,但距离战争结束还是遥遥无期。

最危急的时刻,秦王亲自赶赴邻近战场的河内郡,给当地百姓加封爵位一级,征调郡内所有15岁以上的青壮年到长平,以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赵军断粮40多天后,士兵开始相互残杀为食,主将赵括不得已率军突围,最终被射杀,无力再战的赵军弃械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的陆海军战斗力都很强,理论上可以轻易平定叛乱,但是数万英军孤悬海外所需的粮草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他们不得不维持一条长达4800公里的补给线。战争后期,法国、西班牙、荷兰纷纷介入战争,英国再家大业大也经不住这么消耗,结果吃了一两场败仗后,英军就输掉了整场战争。

战争造成的损耗如此巨大,发动战争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转嫁负担。这种做法文雅点说是因粮于敌,说白了就是杀入敌境后,靠缴获和抢掠敌国的粮食来满足自身供应。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能带领数万精兵连续作战10年,纵横万余里,从希腊一路打到印度。

但是,一旦军队停驻下来,如果仍依赖这种方式,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介入意大利战争,有英法百年战争的历练和瑞士佣兵的加持,法军如入无人之境。8月底出发,次年2月就打到了意大利南端的那不勒斯,查理八世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法国独霸那不勒斯的行为激起了众怒,威尼斯、教皇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结成同盟,截断了那不勒斯法军的补给线,法军没办法,只能从当地人的口中抢夺粮食。本来法军横征暴敛的行径已经让当地人怒火冲天,现在简直是不让活了,于是那不勒斯爆发了全民起义,到处攻击法军,法军抵抗不过,不得不仓皇撤离。

罐头是悬赏的产物

19世纪以前,因为不能及时获取新鲜的食材,欧洲地区的军队供给系统发放给士兵的食物,特别是发放给海军的食品堪称恐怖:肉食是又咸又干的陈年僵尸肉,据说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军供应给士兵的牛肉还是拿破仑时期生产的,食用前必须先打桶水浸泡去除盐分,然后才能入口。

如此糟糕的饮食导致当时各国海军的非战斗减员率高得惊人,再加上极低的待遇,根本没什么人愿意加入海军。陆军在外作战时获取的食物也好得有限,而且费尽力气供应前线或者抢掠到的食物非常容易腐败变质,这一切都在呼唤一种更好的食物出现。

1795年,为了改善战时军人的伙食,法国政府悬赏1.2万法郎,征求一种便于长期贮存和运输食品的方法。最终拿到赏金的是一位名叫尼古拉·阿佩尔的厨师(见图,法国政府为其发行的纪念邮票),受益于平时的经验,经过长期实验,他发现了一种贮存食物的好方法:将处理过的食物装进广口玻璃瓶中,再用软木塞封住瓶口,放进沸水中加热一定的时间,再次用细绳和蜡将瓶口彻底密封,既可长期保存食物风味不变,还便于运输存储。

1810年,这种方法通过了法国政府的验收,尼古拉·阿佩尔拿到了这笔相当于今天150万元人民币的赏金,同时也同意不在法国申请专利。不过,就在当年8月,英国商人彼得·杜兰特就以几乎完全相同的技术在伦敦从英王乔治三世手中拿到了专利许可,1812年又以1000英镑的价格将这项专利卖给了布莱恩·唐金和约翰·霍尔。这两人将这项技术进行了改良,用镀锡铁罐代替了玻璃罐,并在伦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罐头厂,1813年开始给英国海军供应罐头。

罐头刚开始出现时,因为生产成本高被视为奢侈品,一般只供应精英部队和探险队。不过,此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罐头是用铅锡合金焊接密封的,这就留下了两种致命缺陷:一、焊接密封会留下不少缝隙,罐头容易腐坏变质;二、用合金焊接会致人铅中毒。

1846年制罐机的发明和1858年开罐器的发明,让人们不再担心铅中毒的问题,罐头的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从奢侈品成为平民食品。有完整食物供应体系的士兵,基本不用太过担忧要饿着肚子作战了。    

(摘自冷兵器研究所著《军事里的世界史》,新世界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