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失弹:威力不减的“跑偏”弹
来源: 解放军报 2023-12-05 14:47:00 责编: 吕中石

雒 丹作

2021年,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经历了一次抗冲击实爆测试——在距离其舰体100多米处的水中,大当量炸药被引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亚于3.9级地震。

不仅是福特号,很多国家的大型军舰都会进行类似的测试。其目的在于检验军舰对冲击波的“耐受力”以及遭受冲击后军舰运行能力的保持状况。在海战场上,这种冲击波,很多情况下是由近失弹造成的。

所谓“近失弹”,并不是指某个具体弹种,而是指一些没有命中目标而在目标附近爆炸的炮弹、炸弹,尤其常指一些大装药量的“跑偏”反舰炸弹、导弹。因此,近失弹是个相对概念,哪种情况属于在目标“附近”爆炸,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距离界定。

从某种程度上讲,近失弹是在大装药量攻舰弹药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这一概念的问世,源于这种“跑偏”弹的威力不小。1942年8月,在东所罗门群岛海战中,美军企业号航母被日军轰炸机所投掷的3枚250千克炸弹直接命中,仍能组织火力对空反击。但是,日军落在企业号航母侧舷外的一枚炸弹,在水下爆炸引发强烈冲击波,直接导致该舰多处甲板变形,舰体多处被洞穿。

炸弹“跑偏”为何威力不减?有关研究揭开了相关谜底。当大装药量的炸弹在空中爆炸时,周围空气会迅速膨胀产生冲击波;如果在海水中爆炸,其产生的冲击力会因介质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威力大增,一些军舰甚至可能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冲击力而被“腰斩”。

因此,各国开始重视新建舰船对近失弹的防御能力,纷纷开展抗冲击实爆试验。一些国家还将这种试验引入对加固式机堡的测试,以提升所属战机的生存力。

在增强对近失弹防御能力的同时,一些国家也开始研究,如何使用近失弹更好地提升对敌方目标的打击能力,比如通过操控其使用时机、落点等,取得对目标的最佳毁伤力。(孙超然 胡堂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