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以苍穹为卷 用热血作答——中国航天事业的传承与超越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探月,从神舟飞船到天宫空间,中国航天人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在浩瀚宇宙写下属于中国的浪漫诗篇
来源: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 2025-04-27 10:42:44 责编: 吕中石

4月24日

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的航天日主题是

“海上升明月,九天揽星河”

从东方红一号的太空初啼

到嫦娥探月的千年圆梦

从神舟飞船的载人飞天

到天宫空间站的长期驻留

中国航天人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

在浩瀚宇宙写下属于中国的浪漫诗篇

一、铭记这一天: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把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意义。

东方红一号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航天精神的传承,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中国航天的“星辰档案”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

第一颗导弹定位卫星: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经过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如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

北斗升空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嫦娥一号探测器,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第一次“太空漫步”: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成功返回轨道舱,我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

第一次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成功开展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任务,王亚平成为首位太空教师。

第一次月背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图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供图

第一次进入中国空间站: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第一次“太空会师”: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二、荣耀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宇宙级浪漫”

中国航天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热血与坚守:

“航天四老”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放弃海外优渥待遇,用一生托举起民族的航天梦。

“航天四老”(左起:屠守锷、梁守槃、任新民、黄纬禄)接受“杰出科学家奖”时的合影

“备份航天员”邓清明,24年坚守训练场,56岁终圆飞天梦,诠释了“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的信念。

邓清明

90后“火箭青年”:文昌发射场上,年轻工程师们用代码和汗水,护送“胖五”火箭直冲云霄。

这就是中国探月的情怀与担当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跃升

伟大的时代选择了年轻的一代

伟大的事业造就了年轻的一代

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用无可比拟的青春力量

写下了崭新的中国探月故事

三、未来已来:下一站,更远的深空

2025年,中国航天任务更为繁重,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

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将揭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变化规律;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将择机发射,服务地震研究。

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全面贯彻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推进空间领域系统化建设。通过科学探索、技术攻关与应用实践三轨并行的协同发展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合作维度,深化与各国航天机构的战略协作,共同推进外层空间和平开发利用,促进航天科技成果普惠全人类文明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航天智慧与力量。

4月24日
这是属于每个仰望者的节日

今天,让我们向每一位

默默耕耘的航天人致敬

也向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你致意

星河璀璨

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续写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