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抗美援朝女兵陈世凤:多次立功巾帼英姿绽芳华
来源: 安徽党媒云丨老兵融 2023-08-22 16:26:20 责编: 吕中石

我叫陈世凤,今年90岁,1933年9月15日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1950年1月,受已在部队服役的哥哥影响,我在芜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毅然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

我读过小学,在那时还算是比较有文化的,同龄的小孩大都没有读过书。哥哥早已参军入伍,经常跟我写信说部队有多好,说里面的战友都是志同道合一心干革命,说我有文化,来了部队一定大有可为,到时候还可以一起去解放台湾。

那时新中国刚解放,大家都很崇拜解放军,即使哥哥不劝说,也是极想成为其中一员的,经哥哥这么一劝说,心中最后一丝疑虑都没有了。“你是个女孩子,个子又矮,去了能干什么?”可妈妈担心不让我去,我坚定地说:“保卫祖国人人有责,我还要跟着哥哥一起去解放台湾!”

陈世凤刚入伍时和现在对比照片

刚参军时,把我安排在当时的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第八野战医院工作,考虑到我有一定文化,让我和一些和我一样有点文化底子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搞文艺宣传。我们跟着大部队行军,他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地给他们表演唱歌跳舞,大家干劲不得了从来都不觉得累。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参军不到半年,我就跟随部队北上开赴抗美援朝战场。我们从南一直到北,出发时6月的南方天气还比较炎热,我们穿的是单衣,到了朝鲜没不久就开始下大雪了,那是我还不到16岁,那受得了那个冷啊,脚也冻了,手也冻了,脸也冻了,脸冻得还有疤呢,可能是年纪小适应能力也强,没多久就慢慢适应了。

第二排右是陈世凤

到了朝鲜后,我被安排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十九路军医院当卫生员,和医院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冬天踩着厚厚的积雪,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线,给战壕里的伤员包扎,用担架转移受伤的战士。那时一心都扑在救治伤员上,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在前线上抢救伤员,没想到才到朝鲜没多久,1950年10月,我就荣立了自己的第一个三等功。

1950年陈世凤在朝鲜战场获得的第一张三等功喜报

我个子小,不仅瘦还矮,才一米五出头,还没有带刺刀枪的高,最后实在没办法,给我一把手枪防身,还专门安排了人教我如何使用。“小陈你赶快过来,你抬不动……”卫生队的哥哥姐姐都很照顾我,看我个子小都抢着替我抬担架,“你过来吧,上面飞机,旁边大炮,那是不得了……”“……”担心我战场经验不足不知躲避,这样提示的话语更是整天萦绕在我耳旁,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特别温暖,那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也深深刻在心底。

有一次在前线救治伤员的时候,战士们和敌人面对面拼刺刀,一刺刀下去,那个血喷得我一脸都是的,当时确实被吓到了,但看到周围还有那么多需要救治的伤员,我胡乱擦了一把脸上的血,继续埋头抢治伤员。

别看我看似弱不禁风,但身上却有着一股子不怕牺牲的韧劲,每遇到一些平日里对我特别照顾的哥哥姐姐牺牲,我对美国鬼子的恨意就深一分。

1952年4月的一天,我正在给一个伤员包扎,看到一个平日里对我特别照顾哥哥被一个敌人打伤了,我心里那个恨啊,来不及多想拿起枪就冲了上去,用那个枪对着就打,最后消灭了敌人,我也因此荣立了朝鲜战场上的第一个“二小功”。

陈世凤两次“二小功”记录

同年12月,我因救人有功再次被记“二小功”。那时一个战友跟敌人搏斗受伤了,最后腿断了,我给他包扎后,他已经不能动弹了,如果不及时转移随时有可能牺牲,那个哥哥怕拖累我一直赶我走,我咬紧牙关在半米深的雪地里,硬把这位哥哥半背半拖了回去,捡回来一条性命。

抗美援朝胜利后,我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十九路军医院的卫生员变成了文印员,在一次军区文印员大比武中,我因成绩突出,1953年12月再次荣获三等功。

陈世凤在军区文印员大比武中获得的立功喜报

经过部队锻炼,我对工作更认真。1955年,我从部队回到了合肥工作,先后在原合肥市兵役局、房产局、计划委员会等多部门工作,1956年,荣获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63年,为了支援山区建设,我和爱人一起从合肥迁居歙县,我对工作的热忱从没变过,在歙县工作期间,我又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如今,虽说爱人不在了,但子女对我都很孝顺,爱人走后专门找了一个性格习惯各方面都和我比较像的保姆照顾我,在合肥的三女儿和在珠海的幺儿老叫我去跟他们一起住,可我早已在黄山住惯了,哪都不愿意去了。

去年11月15日,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人带着安徽电视台记者过来采访我,我的专题访谈《【她故事】陈世凤:少年参军赴前线 几易工作皆先进》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栏目播出后,老家和不少以前工作过地方的退役军人事务局都有人看过我,我真的很满足了,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多希望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哥哥姐姐们能看到啊。(陈世凤口述 黄亚明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