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抗美援朝老兵王茂开:狱中受感召入伍 血战上甘岭死里逃生
来源: 安徽党媒云丨老兵融 2023-09-01 17:31:00 责编: 吕中石

我叫王茂开,今年93岁,1930年出生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渚口乡桃源保罗村甲中源坞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因操劳过度,母亲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1945年,15岁的我被国民党军抓去做壮丁,前后被折磨了5个月,后在国民党军一名壮丁出身的连长周孟鳌的帮助下逃回家。

1948年10月,我不幸再次被国民党抓进阴暗潮湿的牢房。他们说我是八路军,三番五次对我严刑拷打。那段日子里,我吃的是难以咽下的草梗汤,睡的是烂稻草。当时关在我隔壁牢房的李录先叔叔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我是真佩服他,他真有骨气,是条硬汉子。每次受审回牢,他都是遍体鳞伤、鲜血直流,可我从没听他吭一声。

渐渐地,我被他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染,每天为他送水送饭,就这样我们隔牢建立了父子关系。他经常教育我,“头可断,血可流,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丢,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还教我唱国际歌,鼓励我投身革命事业。

1949年1月,一个隆冬的黄昏,在李叔叔他们的策划组织下,我们趁分饭之际打死了岗哨,翻越围墙逃奔各地。在他的指引下,我前往江西上饶方家墩参加革命,3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通讯员,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上饶、贵州、云南等地的战争。

1949年12月,我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初,返回贵州执行剿匪任务时,在一次剿匪中身负重伤,左手臂和左腹部均被子弹击中,住院治疗半年方才康复。1951年1月刚出院,就和一群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友奔赴朝鲜战场。

1951年荣立班集体三等功在军旗前合影留念 (第二排左一是王茂开)

刚到朝鲜,我被任命为班长,带领尖刀班战士,在胜川沟挖坑道、修筑战壕,将连队作战区域的一座高山全部穿通,为连队作战躲避敌机轰炸和炮火袭击做了充分准备,我们班当年为此荣立集体三等功。

1953年7月,我们连跟随大部队参加上甘岭战役。当时,我们在整个山头里打了一个大坑道,树枝架在坑道上,人就蹲在坑道里面。坑中的水积得老深,我们困了就靠在墙上眯一会,半个月没吃过饱饭,只有干粮吃,渴了就喝坑道里滴下来的水。条件如此艰苦,我完全是靠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支撑下来。

主攻开始时,敌人借着强大的装备,向我方阵地疯狂扑来。弹片纷飞,整个山头的土都被掀翻了,硝烟弥漫,而我军将士个个斗志昂扬,向猛虎下山似地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战役结束时,我军537.7米的主峰高地被炸平了3米多深。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打得十分过瘾,当时杀红了眼,是一点不知道怕。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一个被炸飞的石头直接击中我后脑勺,整个后脑皮全被掀掉,差点丢了性命。

我们班原本有12个人,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只剩下了7人。每年“八一”建军节,我都会写一封信给牺牲在上甘岭的战友。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战场上的一草一木和战友们的一颦一笑,都印在我的记忆里。

组织对我非常关心,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我被调任为排长,伤势好转后又被送进正规学校学习文化。1955年5月高小毕业后,我转业到祁门县工商局工作。后来,我在一次写给家乡兄长的信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毕业的文凭上凝结着烈士的鲜血,我虽残疾,但我的理想是一个革命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卫祖国,奋战沙场……”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全排人员合影留念(第一排左三是王茂开)

1990年退休后,我和老伴在祁门县安享晚年。经常有人过来慰问和采访我们,前期我的采访视频还在《共产党员第五百七十八期20230728》进行了播放(共产党员电视栏目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全国党员教育电视栏目)。

近日,黄山市和祁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人还专门带着人来我家,不仅给我在党旗前拍照留影,还给我和老伴拍了合影,我都记不清多少年没有拍过照了。为我们拍照的那个人叫倪国初,还是我们祁门县一个立过战功的老兵,2015年退休以来一直在全市范围内为我们老兵拍照留影。真没想到我会是他拍的第100个抗美援朝老兵,实在是太让人高兴了。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能活到现在,而且还有这么多人记挂着我,社会各界还这么关心我,再没有什么不知足的了,只是希望我那些牺牲在上甘岭的战友们啊,能被更多人知晓、记得和缅怀。(王茂开口述 黄亚明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