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抗美援朝老兵徐光楠:行军途中助人立功,土味英语张嘴就来
来源: 安徽党媒云丨老兵融 2023-09-14 17:22:32 责编: 吕中石

我叫徐光楠,今年91岁,现在和老伴在黄山市歙县长垓乡的一个山村里安享晚年。1951年10月,我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199师596团2营机炮连,跟随部队入朝作战。

当时我们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一个人带一个大概三十斤重米袋子,里面是吃的粮食,从安东到朝鲜走了整整一个月。一天晚上,趁着夜色,渡过了鸭绿江。

渡过鸭绿江之后,为了不暴露目标,我们仍然是白天躲在树林、山洞或者老百姓家里,晚上才继续行军。然而复杂的地形,加上每晚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使得很多人都吃不消。

每天走几十里山路,对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我来说,并不在话下,可那些刚从学校出来的同志,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我在行军过程中,看谁走不动了就会上前帮他背行囊。

最多的时候,我一个人要背七八十斤的东西。也正因此,因表现突出,1952年6月,我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我这个功劳就是在部队行军途中表现得好,大伙一致满意评出来的。

1951年11月,我们到达前线,跟随部队转移到洗浦里地区休整。1952年10月,又调防到金城地区。我们机炮连就是打敌人的飞机,大部队进攻时,机枪连也打,坦克也打,我们还在路上挖坑,坦克掉进去就起不来了。

在抗美援朝期间,我们一线战斗部队人员都临时突击学过一些英语,用来在战场上向敌人喊话。虽然大都说得不太标准,甚至好多人都带有浓重方言,但是这是当年朝鲜战场上,我们俘虏敌人时必备的技能之一。

有必要的几句话基本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也是我们最开始必须学会的,例如“ Don't move Lay down your arms!”就是缴枪不杀;“Hold!”就是站住别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在那时这几句英语平时练得最多、打仗讲得最多,早已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深深刻在记忆深处了。

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我不幸背部负伤。痊愈后,我又参加了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1954年9月撤离朝鲜回国。1960年在山东青岛服役期间,从学校学习归来后提拔为上尉排长。

退役以后,我就回到了老家歙县工作生活。之后,我的大儿子和孙子也先后参军,如今年纪大了,朝鲜战场上的好多事都记不太清了,但我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耀。现在,在我的卧室里,整齐地摆放着我们祖孙三代人的从军照片,不同时期的军装,各种奖章、纪念章、证书,宛如一个小型的军事展览馆。

今年3月初的时候,黄山市“军魂荣光”退役军人留影志愿服务队一行人专门来到我家,不仅在党旗前给我拍照留影,同时还带着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过来采访我.我实在是太高兴了,那天还特意穿上了退役时珍藏下来的军装,并向他们展示了我的卧室。

不久,我的专题访谈《【勋章】徐光楠:会说英语的志愿军战士》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栏目播出后,村里人才知道我不仅在朝鲜战场上立过三等功,还会说几句蹩脚的英语,特别是几个常在一起下棋的老头子,纷纷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厉害。打过仗立过功,还能活着见证祖国崛起,这辈子值了!(徐光楠口述,黄亚明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