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合肥市关爱退役伤残军人爱心基金设立暨丁晓兵将军捐赠书画作品仪式在合肥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武警总队原政委丁晓兵、安徽省慈善总会会长刘莉等出席。
刘莉在致辞中表示,丁晓兵将军是传奇的英雄,是军人的楷模。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冲锋陷阵;和平岁月里又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爱心,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她指出,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退役伤残军人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爱、尊重退役军人是时代呼唤、社会需要、人民期盼。举办丁晓兵将军捐赠书画作品仪式,设立关爱退役伤残军人爱心基金,是关爱、尊重退役军人的具体举措。她表示,省慈善总会将继续发挥好自身平台枢纽作用,多渠道募集慈善资金、多方发动社会力量,多形式开展慈善活动,为助力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慈善力量。同时,也呼吁和鼓励更多的社会爱心力量,积极参与到关爱退役伤残军人行动中来,为退役伤残军人提供更多优质、专业、全方位的关爱帮扶服务,共同营造“尊崇军人、致敬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
丁晓兵在致辞中深情地说到,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家乡的父老乡亲给了我太多厚爱,伟大的时代塑造了我、推动了我,引领了我,让我始终有这样一种力量,也带着这份责任在奋进前行。此次我将自己的书画作品捐赠出来,希望能为家乡的退役伤残军人帮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和回报。
现场,丁晓兵将军与合肥市慈善总会会长张炜签订捐赠协议;合肥市政协原主席、合肥市慈善总会原会长董昭礼向丁晓兵将军颁发捐赠证书;与会领导共同为合肥市关爱退役伤残军人爱心基金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观看丁晓兵将军捐赠书画作品展。
丁晓兵,安徽合肥人,1984年10月在边境作战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走下战场三十多年,面对部队转隶和岗位变换,丁晓兵砥砺前行,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新的辉煌篇章,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部队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此次,丁晓兵向合肥市慈善总会捐赠个人书画作品105幅,作品义卖善款将用于支持慈善公益事业,设立合肥市关爱退役伤残军人爱心基金,开展退役伤残军人慈善救助活动。
链接
独臂英雄丁晓兵
“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在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丁晓兵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丁晓兵,安徽合肥人。1983年,18岁的丁晓兵离开家乡,穿上戎装。战场上,丁晓兵出色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1984年10月30日的那次捕俘战斗,让丁晓兵历经了一场生死考验,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就在我们拖着这个俘虏向后撤的时候,山上的敌人向我们这个方向就打过来了,一枚手雷就扔在了我们的边上,当时也没有多想,伸手抓着就想往外面扔,但是来不及了,当时觉得一团火就爆炸了,等我眨眼醒过来的时候一看,才发现我的右臂已经断掉了,当时就一点点皮挂在上面了……”
丁晓兵拿起匕首,一刀下去,把连接右臂的皮肉割开,把血淋淋的断臂别在自己腰间,在战友的搀扶下,一起押着俘虏往回撤,刚一回到部队,他就一头栽倒在地。经过野战医院三天两夜的抢救,输入了2600毫升血浆后,丁晓兵才活了过来。
战后,“独臂英雄”丁晓兵荣立一等功,获得为他特制的第101枚金质奖章。
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后,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求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他来到太湖边的凤凰山,在山窝里当连队指导员。上任的第二天,连队紧急集合训练,因为一只手不方便,他最后一个打好背包走出来,面对一片怜惜和怀疑的目光,一向好强的丁晓兵面如火烧,他暗下决心:我就是要用一只手创造一流的业绩。
他从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带、写字等生活技能练起,为了练好打背包,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脚、嘴和左手并用,练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连没人赶上他。很快,丁晓兵方方面面都练得“有一手”了,八大军事科目7项优秀,1项良好;单杠练习,他一只手卷身就上;掰手腕,全连人双手没有一个掰过他的;就连开摩托车,他也“有一手”,至今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右把手油门的。
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丁晓兵所在团奉命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他让人拉起了“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战”的横幅,洪峰在哪里,他就冲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
有一次,堤坝出现特大管涌,水花和泥沙激涌而出,情急之下,丁晓兵大吼一声,纵身跳进风高浪急的湖水里,与党员、干部组成的突击队一起扛包运土,打桩固堤,奋战了近一个昼夜,终于止住了管涌。回到帐篷时,他才感觉到右臂的创面正锥心般的疼。原来,泥水长时间的浸泡使断臂的伤口缝合处严重溃烂,当年那枚手雷爆炸后嵌入胳膊的一小块弹片露出了狰狞的一角。
成就英雄可以是瞬间的壮举,考验英雄则是漫长的人生之路。丁晓兵走下战场这些年,没有被英雄的光环迷住双眼,没有在平淡中淡漠激情,无论是担任连队主官、机关干部还是团、师职领导,始终保持着一种冲锋的姿态。改革开放的祖国和不断发展前行的人民军队给予了丁晓兵实现梦想和在军营里锻炼成长的机会,他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创造了不同寻常的业绩。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