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次负伤 曾徒手掰断日军刺刀 107岁安徽抗战老兵登上央视
来源: 国防军事早报、合肥日报 2025-08-27 15:24:50 责编: 吕中石

8月24日晚,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在《军事报道》栏目,用时近3分钟,讲述了107岁抗战老兵胡奎峰用热血书写峥嵘岁月的故事。8月26日,合新闻记者从宁国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获悉,胡奎峰是宁国市唯一健在的抗战老兵。

1918年3月,胡奎峰出生在巢湖南岸庐江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抗战爆发,胡奎峰毅然参军报国。

1938年,年仅20岁的胡奎峰在皖西加入新四军四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冬,胡奎峰所在的部队在含山县运漕镇与日伪军激战。胡奎峰化装侦察敌情发现,敌人驻扎在狭窄的圩埂上,绵延数百米,而且还有一座碉堡,里面有十几个鬼子,配备了掷弹筒、重机枪等。要想拿下运漕镇,打掉这座碉堡至关重要。

由于碉堡火力太猛,我军几次发起冲锋都未能成功。紧急时刻,胡奎峰被任命为突击队队长,负责指挥夜袭。拂晓前,趁着敌军岗哨松懈,胡奎峰带领突击队迅速向碉堡发动突袭。

枪声惊醒了敌军,胡奎峰命令突击队集中全部火力攻击碉堡。经过一小时殊死搏斗,大家终于攻克了碉堡,并一举歼灭敌军300多人。因为作战勇猛,这次战斗之后,胡奎峰不仅立功受奖,在部队里还多了一个“小老虎”的绰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奎峰被编入华东野战军任连长。之后,他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历经涟水战役、鲁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的多次战斗。

“我的手、腿、还有头部都被子弹打到过,把牙都打掉了。”当兵的时候,胡奎峰一共负伤7次,战斗至最惨烈的时刻,他曾在肉搏中徒手掰断日寇刺刀。之后,他的双手再也无法伸直。至今,他的手里还有当年在淮海战役中中弹的弹片。

解放战争结束时,他已从一名原来的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营长。回忆多年军旅生涯,胡奎峰语气坚定,“那个时候没什么其他想法,就是要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个人的牺牲是无所谓的。”

全国解放后,胡奎峰进入华东军政大学进行脱产学习,毕业后,他先是被安排到巢湖、和县、含山等地任职。1957年,胡奎峰又被党组织安排到当时的宁国县工作,先后担任副县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11月,胡奎峰离休。

作为一名老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胡奎峰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热衷公益事业,向受灾群众捐款,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获得了2015年12月份“宣城好人”称号。

2015年的“九三胜利日大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举行的盛大阅兵。当时,相关部门曾邀请胡奎峰去北京参加阅兵仪式。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胡奎峰没有去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我国将举行盛大阅兵式。胡奎峰也期待,到时候看到受阅官兵的风采。

“现在的年轻一代,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祖国是怎么来的。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的精神、斗志,哪有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呢?”胡奎峰勉励年轻一代,“就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记者 方佳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