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当兵时的照片
我的父亲叫倪国初,服役十年,立过三等功。退伍后回到地方,他始终保持着雷厉风行和敢打敢拼的军人作风,先后被评为黄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他的微信名是“初心”。他常常说,作为一个兵、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才能不负一身军装,才能无愧胸前的党徽。
我与父亲(摄于2012年)
父亲今年70岁了。2015年退休后,他经常背着相机四处采风,用镜头记录并宣传大美黄山。拍摄过程中,父亲遇到许多老兵,为他们摄影留念时,父亲听到了许多他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故事。他突然意识到,每一名老兵都是一段历史,为他们留下影像资料,就可以用这些瞬间记录历史的沧桑。于是,他萌生了为老兵拍摄与党旗合影的想法,再也没有比与党旗合影更神圣更荣耀的事情了。
许多老兵住在深山里,车开不进去,父亲就徒步进山。为了拍摄抗美援朝老兵王利志,他先后两次驾车往返200余公里,徒步翻山越岭20多公里。去年8月,当得知当涂县有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迫切想拍张照留给后人时,他找齐奖章和服装,冒酷暑自驾往返600多公里,为老兵圆了心愿。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黄山区志愿军老战士,当时他拿着父亲上门送给他的照片赞不绝口,眼眶湿润。老人说,父亲送给他的照片是“历史的纪念”。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坚持为老兵在党旗前拍照留念的意义。
父亲(右)上门为黄山区志愿军老战士宛全送照片
父亲的摄影作品
父亲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再过两年就是党龄50年的老党员了。曾经拿着钢枪保家卫国的他,如今仍像个冲锋的战士,手拿相机四处奔走,不知疲倦地用一张张老兵照片拼接起那个时代的记忆。他说,留下光影、记录故事,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跟着前辈的足迹,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为老兵拍照的队伍。听他说,去年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专门组建了“军魂荣光”退役军人留影志愿服务队,专门为老兵拍照,帮助更多老兵圆梦。市美术馆还举办了“军魂荣光”主题摄影展。看着父亲满头白发,还在做有意义的事,我感到很骄傲。
这些年父亲拍过的老兵陆陆续续有近三十位离世了。父亲总说,关爱老兵刻不容缓。而他也在为老兵上门拍照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精神的洗礼。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父亲一样,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初心,加入到这场双向奔赴中来。(倪菲口述、黄亚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