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背后的抗美援朝故事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23-07-24 16:24:13 责编: 吕中石

上甘岭阵地上的碎石粉末、子弹头和炮弹残片。

周巍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手稿。

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师长崔建功在上甘岭战役中使用过的望远镜。

魏巍《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

报道停战协定正式签字的《志愿军》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抗美援朝纪念馆珍藏有2万多件(套)文物,它们似一部部无言的书,静静地讲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赢得胜利的故事;它们如一曲曲昂扬的歌,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它们承载着志愿军官兵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而献出的鲜血和生命,见证了厚重且辉煌的抗美援朝历史。本期“军史发现”,为读者呈现5件文物背后的历史。

——编者

为战歌谱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不知鼓舞过多少志愿军官兵奔赴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

这首歌曲创作于1950年11月26日。那天,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翻看当天的《人民日报》时,读到一篇战地通讯,文章的开头引用了一首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周巍峙被诗中豪迈的气概所感动,遂激发起创作热情,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即“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首歌曲。

歌中有一句“抗美援朝鲜”,周巍峙总觉得不太顺口,发表后不久,他对旋律和歌词又作了改动,改成后来的“抗美援朝”。在此期间,有的刊物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转发这首歌曲。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题,再次发表了这首歌曲。由于当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所以在发表时只署名周巍峙作曲。

199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曲作者周巍峙将珍藏多年的手稿捐献给抗美援朝纪念馆。

2000年9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之际,一位高大魁梧的志愿军老战士故地重游,来到他当年赴朝作战的出发地丹东。当他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看到展厅里陈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时,顿时热泪盈眶……他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原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第5连政治指导员麻扶摇。那是1950年10月,麻扶摇所在部队奉命入朝参战。在动员会上,时任政治指导员的麻扶摇被战士们高涨的战斗情绪所感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了一首出征诗。原诗是:“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的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随后,麻扶摇在营、连举行的誓师大会上宣读了这首诗,并写在黑板报上。此后,这首诗便在志愿军部队迅速流传开来。

新华社记者陈伯坚在部队采访时听到了这首诗,在他写的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一文中引用了该诗。引用中,陈伯坚将“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将“中国的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也就是周巍峙读到的那篇文章。

1954年3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举办的“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被评为一等奖。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词作者麻扶摇。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正式署名为麻扶摇。

周巍峙采用进行曲的创作形式,使整首歌曲气势雄壮,节奏铿锵。这首歌曲唱响祖国大地,唱出了人民军队的豪迈气概。

记录战斗生活的手稿

著名作家魏巍于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战士们一起生活、战斗。1951年,在汉江南岸战地深入采访后,他饱含深情地写下著名的战地通讯《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共9页,用毛笔竖行书写,以第四次战役为背景,记述了在朝鲜西线战场汉江南岸担任坚守防御的志愿军部队与敌激战的日日夜夜,是对战场上“最可爱的人”的真实写照。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将“联合国军”打退至北纬37度线附近。此时,志愿军由于伤亡减员未得到补充、物资运输补给严重困难、部队久战疲劳,立即转入休整,并部署和准备春季攻势。1月25日,“联合国军”集中了5个军16个师3个旅又1个空降团及全部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其中地面部队有23万余人的兵力,由西到东逐步在朝鲜全线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27日,志愿军和人民军立即停止休整,准备作战。正在进行的志愿军和人民军高级干部会议,立即改为准备进行第四次战役的动员会议。

这时,志愿军和人民军转入休整不久,部队的基本状况尚未得到改善,运输补给仍然极为困难,兵员也没来得及补充。志愿军和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

面对“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在西线的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依托野战工事,与敌进行反复争夺,使“联合国军”付出了惨重代价。1月29日,坚守速达一里阵地的第50军第444团第8连,打退美军一个营的4次进攻,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8连的战士们与敌展开白刃战,用铁锹、石块作为武器同敌人搏斗,守住了阵地。

第38军第112师在部队伤亡减员较大的情况下仍顽强抗击。在一天一夜的战斗中,战士们只吃了一顿饭。起初山上还可以找到一点雪,就着咽几口炒面,后来雪被炮火炸没了,战士们渴急了,只好找块小石头含在嘴里,引出点口水润润舌头……

在艰苦的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顽强坚守23天,歼灭敌人1万余人,钳制了“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使敌人未能进占汉城,并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志愿军主力反突击的胜利。魏巍在手稿中满怀深情地写道:“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熬红了。然而,他们用干焦的嘴唇吞一口干炒面,咽一口雪,耳朵听不见,就用结满红丝的眼睛,在腾腾的烟雾里,不瞬地向前凝视。”在坚守防御作战的日子里,“这儿的电话员,每天几十次地去接被炮火击断的电话线。这儿每一个指挥员的时间,不是一分钟一分钟地过,而是一秒钟,一秒钟地度过……这儿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日日夜夜’式的考验。”

碎石见证光辉战斗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鏖战上甘岭”复原场景中,陈列着一盒碎石粉末。那是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战士从阵地上随手采集留作纪念的,里面夹杂着十几个子弹头与炮弹残片。如今,这盒碎石粉末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那场残酷的战役——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已经丧失了主动权。为了摆脱在战场上和谈判中的被动局面,10月14日,“联合国军”集中兵力和火力向志愿军发动了自1951年秋季以后规模最大的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经过抗击敌人进攻,实施连续反击;坚持坑道斗争,准备决定性反击;进行决定性反击,彻底粉碎敌人的攻势三个阶段,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兵力6万余人,另有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投掷炸弹5000多枚。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约4万人、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迫击炮292门、发射炮弹35万余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个山头几乎被削低了两米,山上的土石被轰炸成为1米多厚的粉末。然而,志愿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依托坑道和野战工事,运用灵活的战术,顽强抗击“联合国军”营以上的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的兵力冲击650余次,同时还进行了数十次反击,最终坚守住了阵地,使“联合国军”遭受了惨重失败而不能前进一步,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光辉典范。

上甘岭战役中的望远镜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展陈着一架双筒望远镜,它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师长崔建功在上甘岭战役期间观察敌情、指挥部队坚守阵地使用过的。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对我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两个连防守的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强大攻势。两个高地以每秒落弹6发的密度遭到1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志愿军前期构筑的野战工事瞬间荡然无存。

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坚守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第45师官兵巧妙利用地形地物,与敌顽强战斗,寸土必争。白天,敌人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滥炸,疯狂进攻,占领阵地;夜晚,志愿军组织战术反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又恢复了阵地……由于连续的阵地争夺,第45师在大量歼敌的同时,自身伤亡很大。崔建功坚定地对军长秦基伟表态:“我们师打剩下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下一个班,我去当班长;我死了,副师长代理。”

面对敌人近乎疯狂的攻击,第45师奋勇战斗,与“联合国军”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毙伤俘敌1.4万人,涌现出了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击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双腿被炸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的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他们的浴血奋战,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被激动传阅的“捷报”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报纸是志愿军广大官兵了解战争进程、交流作战经验、鼓舞士气的重要载体。开始时,志愿军各军、师、团都创办过自己的报纸或油印小报,直至《志愿军》报创刊,中国人民志愿军才有了统一的“新闻发言人”。

1951年1月15日,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首次出版《志愿军》报,彭德怀司令员亲笔题写了报头,并题词“我军必胜,敌军必败”。其后,志愿军官兵中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通过《志愿军》报宣传和国内报刊转载而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如《英雄杨根思永垂不朽》《爱民模范罗盛教》《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等。

经过战场上的殊死较量和艰苦卓绝的停战谈判斗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得不面对在朝鲜的失败命运。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消息通过电波、报纸迅速传遍世界,《志愿军》报也在当天将这一消息传达到志愿军前线阵地的每个角落。这天《志愿军》报的报头被印成了红色,并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发布停战命令》的公告。

这一天,志愿军官兵把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次又一次,看得兴奋激动,读到泪流满面。

志愿军前方运输司令部情报室情报组组长孟庆华于1951年1月入朝参战,目睹过许多战友牺牲,所以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纪念。他和同为志愿军的妻子李玉兰将报道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志愿军》报珍藏起来,并于1954年带回祖国。得知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建成,1996年孟庆华夫妇专程前往丹东,将这份《志愿军》报捐献出来。

由于战争期间遗失损毁,最终带回国内保存至今的同类报刊极少。这份《志愿军》报静静地陈列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讲述着中华优秀儿女不惧强敌、浴血奋战的历史。(关小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