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大别山 红色淠史杭
来源: 《江淮》2023第10期 2023-12-22 00:01:28 责编: 吕中石

巍巍大别山,绵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横亘于神州腹地。英雄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于此,四支长征队伍中有两支发源于此。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大别山之于中国,是地理坐标,也是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后来人接续奋进。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大别山区五大水库为源头,这里兴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灌区。灌区横贯江淮分水岭,跨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被誉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大别山革命老区尤其是皖西地区的党员干部群众,在经济极其困难、物资极其匮乏、技术设备极其简陋落后的条件下,建成了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14载工程建设中,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与革命年代的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

初心使命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在大别山区建立人民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鄂豫皖苏区成为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人民分田地、办学校、建医院,还兴修水利拦水筑坝,被誉为“红军坝”。“大别山上一根藤,藤缠树来树缠藤。红军好比山上树,穷人好比树上藤。藤离树来无处挂,红军是咱救命人。”这首革命年代在大别山地区曾经传唱的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与人民一条心的生动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物力维艰。面对人民群众深受旱涝之苦的现实和变水害为水利的强烈期盼,六安地委克服种种困难,下定决心,筹备建设淠史杭工程。很多人都说:按照当时的经济状况、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可以找出100条理由不干淠史杭。干,却只有一条理由,那就是群众太需要淠史杭了。朴素的话语,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淠史杭工程从最初设计规划,到实际开工建设,始终把人民期盼、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顺应群众愿望,发动和依靠群众,最终建成“人工天河”,创造了人间奇迹,完美诠释了“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自力更生一脉相承

在革命年代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大别山军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一次次打退敌人的“清剿”“围剿”,特别是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撤出大别山区,留下的鄂豫皖省委面对敌人的分块隔绝,独立承担起领导根据地斗争的重担。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高敬亭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在与党中央及鄂豫皖省委失去一切联系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大别山的红旗屹立不倒。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长驱直入敌人战略纵深,大军无后方依托,自力更生、纪律严明,最终取得人民的支持,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大别山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在建设年代的淠史杭工程中发扬光大。淠史杭工程建设之初,正值困难时期,没有纳入国家和省的建设计划,所需人才、技术、物料全部依靠皖西地区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自己解决。皖西人民“没有粮柴从家拿,没有水泥自己烧,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技术自己学”。截至1972年干渠基本建成通水,淠史杭工程总投资5.9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72亿元,群众(包括社队)投资3.2亿元。淠史杭灌区能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亩均投资最低、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与皖西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筹物资、自筹劳务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牺牲奉献一脉相承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大别山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200多万子弟兵,献出了近百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3万余人。在革命形势发展的紧要关头,为了斗争需要和全局利益,无论是为保卫苏区,还是策应解放区,无论是掩护主力部队多次转移,还是支援外线作战,大别山区军民总是自觉从党的事业出发,以全局利益为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局部牺牲换来全局胜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牺牲奉献的壮丽篇章。

老区人民牺牲奉献的宝贵品质在淠史杭工程建设中传承赓续。为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人民群众让出土地,奉献家园。搬迁房屋、迁移坟墓、挖压庄稼等各项工作畅通无阻,特别是移民搬迁,只要是工程建设需要,在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上,群众说搬就搬,全力支持。仅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金寨县就移民10万多人,淹没良田10万多亩、经济林14万亩。位于六安市横排头上游的陶洪集,为了修建渠首,1.8万亩土地被淹没,其中1.4万亩是良田,占整个陶洪集耕地面积的86.7%。在工程建设中,众多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奉献智慧,众多工程建设者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众多治水英雄和模范集体在攻坚时刻冲锋在前,重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青春和生命在牺牲奉献中熠熠生辉。

六安市组织青少年参观淠史杭工程展览馆,了解先辈修建淠史杭的奋斗史,培养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袁洁 李振欣/摄

团结奋斗一脉相承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革命年代,大别山区党政军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共同战胜艰难险阻,共同创造了革命薪火不灭、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早期农民起义点多面广,多中心发展,多区域联动,团结同心唤起工农千百万,形成了纵横百余里的武装割据。“村村寨寨铜锣响,山山岭岭红旗扬。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凝聚起人民斗争的磅礴伟力。苏家埠战役中,六安、霍邱两县组织两万多群众运送粮草、服务战场,呈现出两万多红军作战、两万多群众支援的壮阔气势和动人场景。

建设年代兴建的淠史杭工程同样是团结各方力量,汇聚集体奋斗的结晶。工程开工后,在安徽省委、六安地委、各县县委、人民公社各级党组织强有力的宣传动员下,不仅皖西地区出现了全家老少齐上阵、左邻右舍竞上堤的热烈场面,六安、合肥、巢湖、滁州及河南、山东近百万干部群众,都积极参加了这场改造山河的鏖战。淠史杭工程11条干渠全面铺开建设时,最高上工人数达80万。在淠河流域,合肥、长丰、肥东两县一市共同支援开发大潜山干渠和滁河干渠;在史河流域,河南固始县投入大批民工,援助金寨、霍邱两县人民重建红石嘴渠首工程滚水坝;在杭埠河流域,庐江县人民与舒城县人民联合开发舒庐干渠。省委还曾数次大规模组织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和部队官兵支持工程建设。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淠史杭工程14载兴建历程中充分发扬。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别山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感召力。诞生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淠史杭工程,植根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充分展现了老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是大别山精神在建设年代的传承延续。英雄的大别山,红色的淠史杭,是老区人民的鲜明旗帜,是江淮大地的精神坐标,历久弥珍、历久弥新。

(作者:祝鸿霞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史研究院基地研究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