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个光荣的名字,一个不朽的名字
来源: 党史博采 2024-01-10 20:01:25 责编: 吕中石

著名党史专家李海文编撰的《周恩来的足迹》于2023年9月以日文在日本公开出版。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翻译了此书。他对日文版图书出版的愿望是:“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日本人民了解周恩来和中国共产党。”并希望以“为什么研究周恩来”为题,写些文章。

我为什么研究周恩来,因为:

一、周恩来堪称是二十世纪中国舞台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对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青史的千秋伟业和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周恩来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极为罕见。 

新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周恩来词条的概括如下:“周恩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 

(一)周恩来是带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走向光明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即秘密发展党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冒着生命危险,与蒋介石妄图将共产党斩尽杀绝的反革命行为抗争,紧急处理党的机关和党员的疏散与隐蔽,奋力挽救被捕同志,并把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或送苏联学习深造或派往各根据地,为党组织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1928年中共六大后,周恩来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组织部长,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宪特密布、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白色恐怖下的上海,积极开展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指导和支持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为推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突出贡献。

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同时,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创建者和卓越领导人,领导创建中央特科,亲手编制中国机要史上第一本密码“豪密”,还建成了一条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到中央苏区的长达3000 公里的陆路红色交通线,获悉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叛变,并向国民党当局建议以突然袭击的方法,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人一网打尽的情报后,在危急关头,周恩来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冷静周密的思考,在与陈云商定对策后,在聂荣臻、陈赓、李克农、李强等协助下,采取果断措施,妥善地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1931年12 月,周恩来抵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后,迅即制止了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提出加强党的正确领导,是党的根本任务,并指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方向。

从1927年到1976年,周恩来从中共五大至十大连续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达50年之久。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奉献了全部心血和聪明才智,也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为实现伟大的理想信念,践行初心、矢志不渝、终生奋斗的榜样。

(二)周恩来是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要有革命军的第一人。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即创建我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作为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

周恩来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期间,和朱德一起领导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取得大兵团伏击战的胜利。

同时,随着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中央和军委的情报、保卫机构及工作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尤其是1932年在周恩来和朱德关怀下,曾希圣等成功破解国民党的密码,开创无线电侦察事业,组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二局后,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如虎添翼,在作战侦察、获取敌人情报、沟通前后方的联络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毛泽东称赞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全国抗战爆发后,周恩来亲赴山西同阎锡山商定红军出师抗战问题,对八路军3个师的活动区域及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作战略部署,还对平型关战斗的策划和发动起了重要作用;他适时派彭雪枫赴豫东开创苏鲁皖边根据地,关心新四军与东江纵队的组建和发展,迅速打开了华东、华中、华南的抗日局面;他通观全局洞察世界风云,及时向苏联通报法西斯德国将攻苏的情报,并预见太平洋战争爆发,提出反击和战胜日寇的策略方针,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贡献。

1946年后,周恩来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导演了一场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的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在共产党进城前的最后一个指挥部西柏坡,他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个战场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既协助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还为后勤保障工作日夜操劳。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官兵共同努力下,抗美援朝作战创下了弱国人民打败强国侵略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以上足见,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是功勋卓著的军事家。他为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和壮大作出重要贡献。

(三)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使新国家繁荣富强,殚精竭虑、日理万机、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百折不挠,作出了功勋卓著的巨大贡献

其一、编制领导“一五”计划建设,促成苏联向中国提供技术援助的156个重大项目,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开国之初,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从旧中国遭受列强欺凌的沉痛教训中总结出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使中国能够繁荣兴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因此,1949年底和翌年1月初,毛泽东、周恩来先后赴苏,与苏联谈判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贷款、民航和贸易等协定,既为新中国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也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1938年,武汉汉口中共中央长江局,周恩来于办公室悬挂的马克思画像前留影。

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当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之时,周恩来和毛泽东即集中精力,重点研究5年建设的任务和5年计划编制问题。“一五”计划任务确定后,周恩来再次率团赴苏,与苏联政府商谈援建中国一五计划问题。经周恩来率团与苏联有关方面及其同斯大林两次会谈,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根据该协定,1953年至1959年,苏联援建我国共156个重点项目(简称156项)。在周恩来组织领导下,以156项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从1953年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展开,到1958年“一五”建设在全国取得辉煌胜利。这些项目构成了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核心和骨干,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奠基的重要作用。1960年,在苏联悍然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之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难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其二、领导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一五”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急躁冒进的苗头。针对这一情况,周恩来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控制和压缩不切实际的建设指标。坚持各部门订计划要实事求是,并明确表示反对“冒进、急躁倾向”。他强调:“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均衡地发展。”周恩来提出的经济建设思想,既是对执行“一五”计划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中央在制定“二五”计划及1955年、1956年国家决算和预算期间头脑过热、盲目冒进的重要提醒。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周恩来等主张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是正确的。毛泽东对此也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1957 年的经济建设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的最好的年份之一,这为此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其三、狠抓尖端科技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有力地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极大提高了我军的军事实力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新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奠基人。

周恩来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同时,亦根据其提出的“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狠抓尖端科技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兼任中央专委会主任的周恩来,亲自制定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为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两弹一星”大规模科技攻坚,有力地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极大提高了我军的军事实力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周恩来是当之无愧的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奠基人。

(四)周恩来所展现出的高远见识、机智灵活的外交魅力和推动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对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以崭新的理念和思想为新中国外交制定工作原则和方针策略,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他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他推动我国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他同毛泽东开拓外交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和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作出重要贡献。

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对于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及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无与伦比的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和赞誉,也提升了党和国家的国际声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