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计算:“雾”在“云”的边缘
来源: 解放军报 2023-08-11 16:34:47 责编: 吕中石

雾计算概念图。资料图片

时下,人们对普遍而流行的云计算比较熟悉,但对另一种计算——雾计算则感到陌生。作为云计算的延伸概念,雾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范式,旨在使数据计算、存储、分析、管理和控制更贴近网络边缘。作为云计算的互补技术,雾计算采用“去中心化”的理念,解决了云计算数据延时长、网络拥塞、信息安全低、能耗大等难题,同时雾计算也将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军事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云计算的“兄弟”——雾计算。

“雾”从“云”中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和存储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常规的计算机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计算和存储信息的需求,云计算由此应运而生。人们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后,只需要按照需求支付费用,便可以实现运算、存储等一系列功能。简单来说,云计算就是通过把数据传输到云端的数据中心进行计算或存储信息。相比于依靠传统常规的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这种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廉价、方便地获取所需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云计算数据中心具有巨大存储规模、快捷运算速度、数据不易丢失等优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用户的数据需要经过长距离传输才能到达云端,这就导致数据在传输、反馈环节上的时间延迟相对较长,在一些需要瞬时做出反应的应用上,云计算并不适应。而且,长距离的数据传输也增大了数据被攻击的风险。此外,在云端数据中心集中进行运算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这就需要单独的冷却系统来保障运行,会消耗更大的能量。据统计,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供电功率,其中约90%的电能都是被浪费掉的。

想要克服云计算中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本地部署带有计算和存储功能的设备网关,以缩短终端用户到计算和存储资源之间的距离。

简单来说,就是在云端和用户之间引入一个“雾层”。这个“雾层”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一些运算存储服务,对用户传的数据进行整合筛选后再上传云端,与云端形成合力,从而更便捷地服务用户。

雾计算的原理与云计算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通过把数据上传到一个远程数据中心,集中进行计算存储。但雾计算更侧重在离设备较近的一个网关里,也就是在“雾层”中处理数据。

“雾”是更贴近地面的“云”

“雾”和“云”的命名都很形象生动。云在天空顶端飘浮,咫尺天涯;而雾在天地之间弥漫,触手可及。

雾计算并不像云计算那样是由高端、强大的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而是由性能较弱、更为分散、更接“地气”的各类功能计算机所构成。可以说,“雾”就是更贴近地面的“云”,是本地化的“云”。

雾计算相当于扩展了云计算的计算模式,将网络计算从云端中心扩展到了网络边缘。雾计算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中多层次网元节点的能力,积极发挥不同位置、不同层次节点的优势,通过全面协作和利益共享,实现并保障各个领域物联网实时、智能、高效和安全地提供应用与服务。因此,雾计算有以下几个特点:

——延时更低。因为运算处理的位置更靠近用户,从而减少了在云端数据中心运算和获取数据的时间,时效性更强。

——移动适应性更灵活。雾计算支持很高的移动性,数据不需要传送到云端就能进行处理。因此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同时也避免了浪费资源。雾计算支持实时互动、多样化软硬件设备以及云端在线分析等功能。

——使用性更可靠。由于雾计算支持的雾节点更多,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一个雾端出现了问题,用户可以迅速申请换到相邻雾端处理信息。

——负荷上更轻松。相较云端的数据中心而言,雾节点工作压力更轻。由于雾计算距离最终用户更近,在雾节点处实现了对数据的过滤和分析,因此效率更高。也就是说,当需要整合用户的信息时,只用将必要的消息发送给远程的云端处理,无用或不必要的信息数据在“雾层”即可被过滤掉,极大地减少了核心网络的压力。此外,雾计算不需要像云端处理中心那样额外的冷却系统,从而大大减少了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自然界中的“云”和“雾”能够同时存在一样,雾计算和云计算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概念。雾计算是云计算向新领域、新类型需求的延伸,“雾”用来初步处理数据以便实时决策,提供临时存储;而“云”则可以负责大运算量或长期的存储任务,与雾计算优势互补。

“雾”在当今社会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雾计算可以与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融合,未来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到来,各行各业包括家庭电器、可穿戴设备、汽车、工业农业、商用设备等各种需要联网的终端设备数量不断增长,将产生大量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可能造成数据中心和终端之间的i/o(输入/输出)瓶颈,传输速率大大下降,甚至造成很大的延时。而雾计算的应用,将会有力保证这些需要实时响应设备的正常运行——

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降低延迟和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功能,雾计算可以用来协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例如,根据天气和人流量控制路灯的光线、根据车流量合理调控交通灯、利用摄像头进行城市治安管理等。

用于健康和医疗保健领域。比如,借用脑电图耳机等可穿戴设备,雾计算可以从检测的脑信号中预测分析患者的精神状态,也可以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语言和认知提示。

用于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不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汽车,都需要通过其本身负载的传感器实时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无人机的自身计算能力有限,在工作中既要考虑自主导航,又要在飞行中完成摄录、监控等任务;无人汽车在行驶中需要分析、监测交通和道路状况,广泛收集道路和周边车辆信息,及时做出决策。这些,都离不开雾计算的赋能与加持。

“雾”是突破战场迷雾的另一个利器

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军队的行动越来越依赖对实时信息的了解掌握。战场上的信息传递,需要尽可能短的延时、安全可靠和高度保密的传输渠道。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云计算无法完成的,雾计算正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

未来,雾计算在作战指挥、协同作战、军事训练、情报侦察、态势感知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雾”是突破未来战场迷雾的另一个利器——

雾计算可以使情报处理更加及时,态势感知更加敏感。依托装备的传感器,一线作战人员可以更广泛收集战场信息数据,整合筛选上传战场信息。

雾计算可以克服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缓存并初步处理战场数据。当遇到复杂的战场环境时,借用雾计算,可以优先向云端发送筛选后的必要信息。这样可以保持联络通畅,实现资源占用最小化,提高安全性。当环境趋于稳定时,它会将完整的数据传送到云端。这样可以保证战场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及时处理战场数据,大大增强制信息权。

雾计算可以辅助战场决策。在雾计算支撑下,信息交互体系依托主机对所覆盖战场区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借助智能推荐算法提供个性化战场信息推送,开发智能化雾计算,形成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与作战力量的认知工具箱。这样可以帮助士兵从战场数据中快速解读信息,识别出危险区域以及潜在威胁,并迅速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大大提高一线官兵对战场的威胁认知。

雾计算可以对士兵的实时状态进行检测,可以获取军事人员的生理特征(如呼吸、心率、步态等)、定位信息等,这样在平时可以辅助训练提高训练效益,在战时可以为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

雾计算为智能化战争提供了新思路。在无人化作战的趋势下,无人装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兵贵神速,雾计算有助于更迅捷地为无人作战设备下达指令,抢占战场先机。(柳小瑞 王 皓 曾建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