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云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建于1959年,碑身顶部是高5米的由锡青铜铸成的邱少云塑像,目光满含义愤,眉宇间夹着坚毅与果敢。持枪的雄姿,奔走的步履,飞扬的披风,雄赳赳、气昂昂,表达出志愿军战士急切奔赴战场的旷世雄风。
2023-05-26 13:16:00 -
大渡河战役:攸关中央红军生死之战
大渡河战役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一次著名战役。
2023-05-25 17:12:59 -
壶梯山战役——解放大西北拉开序幕
这次战役还诞生了一位著名战斗英雄。1948年3月,24岁的张富清参军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的战士。新中国70华诞之际,张富清成为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
2023-05-23 11:12:49 -
隐藏深山造枪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三楼展厅里,陈列着一台外形完整、有部分零件残缺的老式机床。这是东北抗日联军七星砬子兵工厂使用过的机床。抗战时期,它藏于深山,为前线部队源源不断地制造打击日军的枪支弹药,是东北抗联将士不畏艰难、自力更生制造武器的历史见证。
2023-04-27 09:12:29 -
全歼日寇一个精锐大队的著名战例
在山东省梁山县革命烈士陵园的松柏林中,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梁山战斗纪念碑。
2023-04-24 16:06:28 -
“五一口号”发布背后的故事
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五一口号”,题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右上为毛泽东同志侧身头像。
2023-04-24 16:16:08 -
虎头山之战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为保存革命实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下,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
2023-04-24 16:16:32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合肥城防司令部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随即江淮军区由蚌埠迁往合肥,并在3月间改编为皖北军区。
2023-05-18 15:40:39 -
红色“家底费”的故事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史馆里保存着一批特殊的“家底费”,虽然年代久远,但历届党委班子交接传承,这批“家底费”俨然成为红军师作风的象征,它们就是从革命战争年代留存下来的2930块银元。
2023-05-16 11:03:16 -
岳西妙道山红军战士跳崖壮举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曾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发生过一次同“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惨烈的事件。
2023-04-21 09:53:03 -
毛泽东钦点华东海军司令陶勇打“四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生在浙江玉环县大鹿山、小鹿山、羊屿(今洋屿)、鸡冠山(今鸡山)四海岛的解放军陆军海军联合登陆和抗登陆战,是新中国海战史上最成功的战例。
2023-04-17 10:22:25 -
宿北战役: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
宿北战役是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联合作战后全歼国民党整编师的一次典型战役。毛泽东电贺战役的胜利,传令嘉奖有功将士,认为此役于大局有利。粟裕将此役称为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
2023-04-17 09:44:49 -
中国坦克的“萌芽时代”
上世纪前半叶,贫弱的中国艰难经营着亚洲屈指可数的坦克部队,虽然它们长期陷于国内战事,即便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但这毕竟是中国坦克部队的滥觞。今天不妨简单回顾一下,看看中国的“坦克时代”是如何“萌芽”的。
2023-04-14 10:28:27 -
东北老航校: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宣告成立,人们习惯称之为“东北老航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被誉为“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2023-04-13 10:48:17 -
聂荣臻诗作《忆平型关大捷》背后的抗战故事
5月14日是聂荣臻同志逝世31周年纪念日。抗日战争中,他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023-05-15 16:07:00 -
张鼎丞:盲动正是敌人最高兴的事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对张鼎丞说:“你还是回到闽西去,那里你熟悉,可以坚持,可以发展。”随后,张鼎丞牢记毛泽东的嘱托,在白色极其恐怖的闽西南,领导闽西南军民开始了长达3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使红旗在闽西南不倒,使闽西南成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中最主要的一块。
2023-04-11 09:13:22 -
首创红军大兵团伏击战范例的黄陂战役
1933年1月,蒋介石调集30余个师,分为左、中、右3路,按照“分进合击”方针,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其中,以陈诚率领的中路军3个纵队,共计12个师约16万人,主攻赣南苏区,企图在黎川、建宁地区一举歼灭红军主力,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在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避实就虚、诱敌深入、集中用兵,取得了黄陂战役的伟大胜利,首创红军大兵团伏击战范例。
2023-04-10 10:19:35 -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我国首艘核潜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海上展区,静泊着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
2023-05-08 16:21:57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与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职能使命的反映。
2023-04-11 09:13:35 -
为红军长征出发赢得宝贵时间的重要一战
石城阻击战纪念碑坐落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阻击战纪念园内,碑高19.34米,代表战斗发生在1934年。碑身由三根顶面倾斜的柱体重叠而成,象征参加阻击战的三支部队,即红三军团、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少共国际师)以及闽赣军区独立第七团、第十一团。
2023-04-03 10:03:20 -
“娃娃军”三战大别山破敌“清剿”
1933年3月至4月,红25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寻机歼敌,接连取得郭家河、潘家河和杨泗寨三次战斗的胜利,打破敌人大规模划区“清剿”,有效策应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使革命红旗高高飘扬在大别山上。
2023-04-06 17:09:12 -
“天色就要破晓,曙光即将到来!”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九三学社获悉“五一口号”后,以实际行动和报刊宣言来宣示自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这既是九三学社一以贯之的态度,也是基于“爱国、民主、科学”的郑重抉择,是九三学社呼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
2023-05-04 09:22:23 -
朱德桥的来历
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有一座桥名叫“朱德桥”,它与井冈山“朱德的扁担”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2023-04-03 09:50:59 -
青化砭战役:转战陕北“三战三捷”之首捷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部队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2023-04-04 09: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