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梦 ——“擎旗自有后来人”
手缚长缨少年志,戎装不负家国情。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传来,更多的“从军梦”“报国梦”在安庆萌生、发芽,开始新一轮的传递、生长。
报到之前,王亦哲等4名新考取军校的学子回到野寨中学,重温追梦历程,激励更多学弟学妹携笔从戎。
结束后,202班的李雅欣激动地加上了学长学姐的微信,向他们请教报考军校的经验。“20位学长学姐考入军校,坚定了我的决心和信心。”李雅欣说,她高一就进入了学校的军事社团“军武社”,现在,全家人都支持她报考军校、保家卫国。
“习爷爷的信虽然是回给学长学姐的,但一字一句都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们都倍感荣幸和自豪。”高三(3)班江羽凡用颤抖的声音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青年应养浩然之气、立鸿鸽之志、成不朽之业。”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野寨中学新开设了“国防科技育英班”,招收51人,报名89人。程运杰毫不犹豫地报名:“我所在的河镇初中,首位校长就是一位烈士,很多同学都像我一样,立志从军报国。”程运杰说,进入野寨中学后,更加坚定了报考军校的决心,“哪怕没有‘国防科技育英班’,3年后我也会报考军校。”
9月3日,在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当天,野寨中学举行了高一新生开学典礼。770名新生身着“橄榄绿”、胸印“国旗红”整齐列队,在抗战将土纪念塔下,郑重宣誓。
信仰在传承。“典礼选择在此时此地举行,就是要告诉同学们,我们一定要赓续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勿忘先烈,铭刻理想,为国成才,不负韶华。“野寨中学校长徐汉夫的讲话掷地有声,770名新生内心激昂澎湃。
“我们将接过接力棒,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为强国强军梦,去拼搏,去奋斗。”“国防科技育英班”的操鸣宇在典礼上发言,也在心中立下了携笔从绒誓言。
梦想在传递。在安庆市延乔中学,老师们带领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参观校园内的国防教育长廊,细细讲述陈延年、陈乔年烈士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眼含热泪。
在安庆市华中路第二小学,来自安徽省军区安庆离职干部休养所的91岁抗战老兵李洪岳,受邀与千余名学生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同上“开学第一课”。学校大队辅导员张金捷难忘那个场景:从老人下车到落座,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
奋斗在接续。此刻,野寨中学号角铮铮,国防科技育英班的少年们正在集结。在爱国主义精神熏陶下,一届又一届学生将继承英烈遗愿,怀揣参军报国志向,续写携笔从戎的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继往开来,薪火相传。诚如安庆军分区有关领导夏博所言:“烧旺全民国防教育炉火,爱国拥军、强军报国的‘种子’便能在宜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琴韵书声,一堂讲习,此乐应难忘。砺品学,健体魄、莫彷徨。立地顶天期救国、开来继往志坚强······”80年来,野寨中学的校歌在传唱,为国育才的使命在续写。
巍巍大别山,为证!
滚滚长江水,为证!
(谢婷婷 江月 赵磊)